9月中旬记者获悉,东方物探研究院长庆分院以技术创新支撑油田公司在鄂尔多斯盆地前积、陇东致密气等领域取得新突破。年初以来,研究院长庆分院紧密围绕长庆油田勘探部署,聚焦页岩油、致密气等重点领域物探支撑工作,持续强化处理解释一体化攻关,6项关键技术取得新进展,向油田公司建议的各类井位储层预测符合率再创新高,为新时期油田公司提供强有力的物探支撑。
找准关键增量 深耕页岩油
近年来,长庆油田将页岩油开发作为当前原油上产的关键增量,庆城油田成为国内探明储量最多、产量最高、产建规模最大的页岩油主力产区。在前期开发过程中,存在提高油层钻遇率和单井产量难度大等问题。长庆分院自2021年起,全面投入鄂尔多斯盆地页岩油开发的地震技术支撑工作。
面对黄土塬地区巨厚低降速层导致的高品质地震资料获取难、页岩油储层薄且非均质性强、甜点控制因素复杂等一系列世界级技术难题,长庆分院页岩油技术攻关团队迎难而上,通过“地震-地质-工程”一体化技术攻关,成功研发了面向页岩油产能建设的地震配套技术体系。创新构建了页岩油水平井“三个阶段、七个好”的地震-地质-工程一体化解决方案,方案高效支撑水平井实施全流程,实现了地震从支撑地质到支撑地质工程全流程的重大转变,成为解决页岩油高效开发的关键抓手。
经过持续技术创新,该技术体系已成功支撑500余口水平井的钻探作业,油层钻遇率逐年提升,同时支撑了国内首个页岩油水力压裂试验场的综合研究工作,为鄂尔多斯盆地页岩油产量突破作出重要贡献。
今年以来,长庆分院更加注重依靠科技创新推动页岩油增储上产。页岩油技术攻关团队持续攻关,打造了水平井地震-地质-工程一体化解决方案2.0升级版,通过地震多维信息聚类约束建模甜点评价、水平井随钻“四个迭代”逐点精准导向、基于地震井周评估的压裂改造分步设计等技术方案升级创新,支撑水平井设计122口,已支撑完钻井位油层钻遇率达83.6%,为实现页岩油持续效益规模开发提供了坚实保障。
推进精准预测 攻坚致密气
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气田作为我国最大的致密砂岩气田,历经勘探评价、规模建产、快速上产及二次加快发展等阶段后,已进入以剩余气精准预测为核心的精细开发新阶段。
为加快致密砂岩气勘探开发进程,今年7月下旬,由长庆分院牵头的“苏92三维地震地质联合建模技术攻关项目”开题设计正式启动。该项目首次以三维地震技术为基石,打破地震、地质、测井、动态开发等学科壁垒,构建“数据融合—模型联动—动态验证”的一体化技术框架,切实消除了传统开发中储层非均质性强、剩余气分布零散等技术痛点。
从项目研究背景的系统梳理,到技术路线的科学设计,再到关键技术对策的精准研判,长庆分院全程主导技术框架搭建,持续深化多学科协同创新,着力构建覆盖“数据—模型—应用”全链条的技术体系。
长庆分院根据苏里格气田分公司对地震支撑致密气开发的部署,通过地震与地质相结合,静态与动态相结合,前后方一体化,创新应用以井位优化部署和动态调整为核心的地震地质井位优化部署技术,水平井砂岩钻遇率达100%,创区块水平井气层钻遇率新高。
陇东区块致密砂岩气藏具有埋藏深、砂体厚度薄且横向变化快的特点,成为致密气勘探难啃的骨头。
长庆分院持续组织技术攻关,创新形成“储层-构造-断裂”多要素控藏理论,研发了“三相一形”储层预测技术及多级相控叠前反演方法,精准刻画有利勘探目标区,探索面向致密气的地震-地质联合气藏建模技术。充分利用两宽一高三维丰富的分方位、分偏移距多维度信息,攻关形成微构造刻画、AI断裂识别、双敏感数据薄储层综合表征等多项技术。首次开展地震地质联合气藏建模攻关,建立精细地质及气藏模型,预测剩余储量分布,支撑区块开发方案调整及井位优化部署,为陇东地区致密气勘探开发取得新突破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培育接替力量 鏖战深浅层
当前,全球能源格局深刻变革,非常规资源正成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战略性接替力量。长庆分院紧跟油田公司勘探部署,在持续强化页岩油、致密气勘探开发的同时,注重深浅并举、协同攻关,不断构建高效增储新格局。
为支撑油田公司实现盆地深层煤岩气规模勘探与效益建产,长庆分院天然气研究室组建了深层煤岩气地震地质工程一体化技术攻关及支撑团队,全程参与水平井井位优选、轨迹设计、入靶及动态导向工作,创新提出依托随钻深度偏移技术支撑煤岩气水平井导向,确保钻井轨迹始终处于最优状态,全力推进深层煤岩气藏的勘探进程,连续3口深层煤岩水平井勘探取得成功,为油田增储上产作出贡献。
7月中旬,由长庆分院提供部署方案及精准导向技术的低成熟度煤岩气水平井试气喜获高产工业气流,储层钻遇率达100%。在该水平井实施过程中,长庆分院深层煤岩气团队从井位部署、轨迹设计到钻中入靶、动态导向24小时现场跟踪导向,实现了地震地质一体化高效支撑,煤岩气钻遇率达100%,充分发挥了三维地震在深层煤岩气水平井勘探开发中的作用。
长庆分院在深层领域取得新进展的同时,持续强化浅层勘探,助力油田公司浅层勘探取得突破。8月上旬,由长庆分院支撑的庆城地区预探井在侏罗系试油获高产工业油流。该井的成功实施为长庆油田浅层效益勘探落实了新的高效建产目标。
庆城地区位于鄂尔多斯盆地西缘,该区侏罗系油藏规模小、类型多、隐蔽性强、识别难度大。长庆分院解释团队聚焦侏罗系成藏关键要素,依托庆城三维高品质地震资料,精细刻画今古构造与古地貌形态,分析成藏条件,建议勘探方向,主动落实钻前优化工作,优选有利靶点,保障井位取得优异的实施效果。
长庆分院持续强化技术创新与新技术应用,大力推进叠前深度偏移技术在盆地的应用,打造形成高精度速度建模与高精度深度偏移成像配套技术,大幅提升了项目运行效率,煤岩气地震地质工程一体化技术进一步完善,煤岩气平均钻遇率达到98.3%。
长庆分院表示,未来,将进一步聚焦“非常规油气、碳酸盐岩、复杂构造、油气藏开发、新能源”五大重点领域,推广成熟技术,攻关关键技术,全力打造非常规油气处理解释技术新高地,加速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应用,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和推动油田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的物探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