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029-8918-1862  |  关注公众号
免费注册
 |  立即登录  |  个人中心  |  帮助中心
商品 店铺

大港油田:热采变冷采 打开稠油开发新思路

发布于: 2025-05-20
已被浏览: 509
来源: 中国石油新闻中心

  中国石油网消息(记者 张敬潇 通讯员 张瑞霞 王骏)大港油田创新攻坚一体化稠油降黏开发模式,11口高耗能稠油油井自3月中旬开始全部由热采转为冷采,在保持油井产能的同时,有效降低了躺井风险。截至5月15日,11口高耗能稠油油井生产周期延长至380天,节电78.88万千瓦时,年预计节约电费超千万元。

  大港沈家铺油田原油黏性高、稠油井多。为保障稠油井产量,技术人员应用了空心杆电缆加热技术。实施初期,油井运转正常,但随着应用时间的延长,能耗高、平均生产周期短、杆管结垢腐蚀、地层液量含水数据不准等缺点逐渐显现出来。

  为破解难题,技术人员在日常加强井组动态分析、优化杆柱组合、调整工作制度的同时,积极探索热采转冷采新路径,建立“地面—井筒—地下”一体化稠油降黏开发模式。聚焦强化降黏、降载效果展开针对性治理,在优化应用稠油大间隙泵、电潜螺杆泵、蜂巢式防蜡除垢降黏装置的同时,开展了油井井筒不动管柱降黏、点滴加药降黏等先导性化学试验。

  历经多次试验、数据分析和现场交流,技术人员终于突破技术瓶颈,使电加热降黏生产井逐步具备冷采条件,停用电热杆生产工艺,为稠油冷采提供了新思路。

本文关键字: 大港油田:热采变冷采 打开稠油开发新思路